本文摘要:有个朋侪转发给我一封倡议书,是要求国家全面克制网络游戏的倡议。
有个朋侪转发给我一封倡议书,是要求国家全面克制网络游戏的倡议。只管朋侪的孩子并不喜欢更没有沦落于网络游戏。可是不行否认,确实有许多孩子着迷其中不能自拔。倡议书中,对网络游戏的危害举行了鞭笞与分析,将其视同精神鸦片。
倡议书枚举了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迫害,最后,请大家接力转发,希望以此引起国家重视。我相信,如果家庭中有孩子被网络游戏延长学业的,家长一定深有同感,也一定会绝不犹豫地转发。同时,那些孩子未受其影响的家长可能大多就有些不以为然。况且,有的孩子大学结业后正在从事与网络游戏有关的行业,我就知道一个朋侪的孩子在一个公司从事网络游戏开发,年薪50万+,预计这样的家长更不会转发了。
我不想简朴评判该不应让国家全面克制网络游戏,究竟这个问题太庞大。好比吸烟有害康健,是否可以关停所有烟草公司?再好比,为什么我们要坚决攻击毒品生意?我自以为说不明确,就先不谈这个问题,可是,作为老师,我又不想回避游戏危害的问题,所以还是要表达出我的看法。纵然国家要全面克制网络游戏,预计一时半会儿也做不到,况且另有外洋呢?我们克制了,外洋非法输入也有可能。
一件事情,当我们无法控制或暂时无法左右外部的时候,可以思量通过内部的改变来到达我们的目的。我的意思是说,我们能不能思量怎么通过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引导,来制止孩子着迷网络游戏。这个也很难,预计曾经做过这方面努力的家长更能知道有何等难,否则,也不会有家长想出让国家全面克制网络游戏这一招来。可是,有些难,可能难在方法差池头上,或者难在急于求成上。
我没有什么高着,否则可能早就去有关部门上班了。可是作为老师,我还是要给出一些建议,只管这些建议就像中草药,并非立竿见影。首先,我以为应该从小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快乐观。
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:人生须知道卖力任的苦处,才气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,这种苦乐循环,即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……到处尽责任,则到处有快乐;时时尽责任,则时时有快乐。玩网络游戏是会带来快乐,如果一个孩子知道自己另有学习发展的责任在肩,适可而止,有节有度,这就没有什么问题。
可是,如果一个孩子不明白或不明确、不在乎自身的责任,那么,他就很容易沦落于游戏不能自拔。所以,引导孩子做一个卖力任的人,也许是解决问题的一条门路。固然,篇幅所限,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卖力任的人,在此先不深入探讨了。
其次,引导孩子树立更高的精神追求,而不是满足于肤浅的快乐。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虽然已经故去160年了,可是他的话依然让现在的人们读起来颇受启发。他说:许多人过着浅薄、空虚和充满贫苦的生活,甚至将这样一种庸庸碌碌的生活视为人生目的。
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,会始终把对精神的追求放在其他一切追求之上:通过内在和知识的连续提升与增长,生活的境界逐步提高,使之越来越连贯,并具有恒久的强度与统一性,就像经心雕琢的艺术品逐渐成形。塞内加也说:“无知地玩乐也是一种死亡,相当于活死人之墓”。一个孩子追求快乐无可厚非,这是人的天性。
可是,一小我私家在世不能仅仅满足自己的欲望。梁漱溟先生说过:这个时代最大的骗局,就是把欲望当做志气。
着迷游戏的孩子很容易把打游戏当做自己的追求,他们会相互炫耀自己打到了第几关、第几重,然后心田就很自得,以为这就是自己的快乐,固然,他们也确实很快乐。可是,我们应该让孩子意识到,这样的快乐是低条理的快乐,人之所以为人,应该追求更高境界的快乐。通过增长见识,增进学识,通过念书学习,提升境界,获取有价值和成就感的快乐,从而确立自己更高的精神追求。一个有了更高精神追求的孩子,就具有了免疫力,纵然他偶然打打游戏,也是作为一种生活调剂,不会让游戏破坏了自己正常的学习、事情和生活。
我知道以上所谓的方法可能不大实用,但这却是教育孩子的基础,不仅能根治网络游戏,还能让孩子成人成才。其实,写到这里,我才知道自己是想借题发挥,我并非仅仅想谈网络游戏的问题。
不管怎样,只要对大家有启发就好。